轧钢厂棒材车间技术员詹卫金通过技术改造,将轧机活套轮材质由普通球铁改为表面喷涂耐磨材质后,按活套轮在线数量16件计算,年可节约活套轮成本约6.56万元,每月因更换活套轮节约时间2小时,年创效益1.8万元,产生的综合效益约12万余元。
技术员詹卫金发现,单线活套轮在轧制过程极易磨损,两天更换一次,每次约30分钟,且更换不方便,轧机作业率难以保证。此外,活套轮表面为V型结构,料型易扭转,轧制稳定性差,影响到轧钢的生产平稳运行镀锌护栏管。他便从如何降低活套轮日常消耗上动起了脑筋。于是,他利用工余时间查阅大量相关轧钢活套资料,筛选合适的活套轮材质,既要满足耐磨、抗高温等要求,又要保证经济适用性。同时,他与技术科负责人一起,向生产一线职工了解活套轮各班次现场使用情况,在一线职工的建议和引导下,詹卫金将轧机活套轮表面由V字形改为平面结构,实践应用后,产生了良好经济效益。活套轮更换时间由每两天一次变为每50天更换一次,轧机作业率大幅提升,轧制持续性和稳定性得以提高,工人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